第149章 颍川我来也-《群英三国》


    第(2/3)页

    “这可不行,身体就是本钱,少锻炼一天未来就少活几天!也就是第一天累一些,多少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没看见跟着我们一两天的杜袭,已经开始习惯了吗?”方云却是没有同意他的要求。

    其实戏志才也很想吐槽,不是杜袭已经习惯,而是被典韦整蛊得不行,逼不得已才不得不硬着头皮练下去的……只可惜,还没等他说出来,方云已经离开。

    无奈,只能简单换了一身衣服,直接就倒在床铺上,不消片刻,已经进入了梦乡。

    次日,大军开拔之后,戏志才再次感觉到骑马步兵的优秀机动能力。唯一可惜的是这些战马大部分都是驽马,跑不快又或者体力不够,否则半天的时间,足够大部队从许县抵达阳翟了。但就算是这样,大半天的功夫能够完成行军,而且不消耗多少体力,也算难得。

    “将军,前面不远便是颍川书院。只是如今黄巾起,故而书院全面停课,大部分的学子已经返回了家乡,除了少数不方便的才留了下来。此处乃是颍川郡最大的私学,更是由数个大世家倾力打造的学堂,故而将军若要参观,最好保持一定的礼仪,否则不仅是对文化胜地的一种不敬,更是有可能会激怒这几个大世家!”戏志才也算是颍川书院出身,不过却不是真正的弟子,而是旁听生。

    其实就是打杂的,然后间或可以在外面听听里面的课程什么的,算是一种酬劳。在这方面,他甚至没有郭嘉幸运,至少别人的颍川郭氏的旁系之地,依靠家族的帮助好歹有这个资格进入学堂里面就读。

    “那,如今书院的祭酒不知为何人?”方云问到。

    “乃是荀氏家主荀绲!”戏志才据实回答道。

    对于荀绲方云不陌生,只因为他有两个牛x的儿子,一个是荀谌,一个是荀彧。一个是袁绍麾下谋士,一个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臣子。其实荀绲还有第三个儿子荀衍,也是难得的人才,或者说荀氏一族的族人几乎都是人才。

    奈何荀氏一族对汉朝的忠诚非同一般,要他们加入以推翻汉朝为己任的黄巾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似乎废物最有效的利用办法,就是杀了取武魂!

    说真的,来到这里的时候,方云甚至在想,是不是索性杀了几个先?后来考虑到年轻一辈除了在洛阳担任黄门侍郎的荀攸,其他的几乎尚未成熟,现在采摘虽然未必不可,但风味到底是损失了许多。

    果实,还是要等到成熟的时候再采食,才是最美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