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左明和蒋干-《群英三国》


    第(2/3)页

    “那,你为何要称呼某为主公?”既然对于出仕都没有信心,那何必以臣子之礼拜见。

    “属下不才,依然自荐军中参谋一职!”左明却是非常坚定的回答到。

    “你……你刚才不是说自己当不得这份职业吗?”方云真是气乐了。

    “若不能设身处地的学习,如何能够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里?相反,已经自成一体的军队,只怕也需要一个半桶水的存在,来查漏补缺吧?”左明笑眯眯的说到。

    听了他的话。方云也不得不认真重视起来。诚然,他设定的军旅模式越来越接近现代,军中设置了工兵营,参谋部和政治部。战斗模式显然也因此有所改变。

    但正是因为这样,军队发展还有考虑的事情就开始越来越固定化和模式化,缺乏了几分灵动,也变得比较局限。或许正应了那句话‘当局者迷’。而这个左明正是因此,决定当这个‘旁观者’,不得不说。的确有这方面考量的必要。

    “在军中当参谋三个月,若是没有成就的话,被怪我治你罪!”方云给出了期限。

    军队可不是玩具,更不是实验室,任何改革都不允许出现太大的过错,否则很容易出现不可挽回的问题。同时,若是他三个月在军中都是混日子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臣愿立军令状!”左明倒是自信,直接就高清满怀的发誓到。

    “好,就给你立军令状,三个月不能够拿出成绩,我斩你狗头!”方云大笑。

    于是,在戏志才的见证下,方云与左明立下了军令状。而左明也因此,一步到位直接成为了军队的参谋,地位仅在戏志才之下。

    按照方云的设想,每一校都应该有一个参谋从旁协助。故而军校参谋科的毕业生,毕业后基本上都会成为每一校的参谋。但比起这种校级的参谋,左明这种军级的参谋地位自然是更加的崇高,如此一步到位,只怕足以羡慕死那些军校参谋科的学生们。

    左明离开了,剩下的就是一个舞象之年的小不点。

    说来也算是他倒霉,好死不死去蔡邕家求学,结果被赵黎顺势带了回来,他便是蒋干。

    “九江蒋子翼?”方云看着面前的大孩子,眉头一挑问到。

    “将军只怕是认错人了……某虽然是九江人,却是蒋干,尚未有表字。”蒋干此刻却是瑟瑟发抖的回答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