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刘辩必须死-《群英三国》


    第(2/3)页

    当然,如今这个时空,主要还是刘辩被方云带走的关系,遗诏反而成了附带的因素。

    大汉不能够一天没有皇帝,但若是皇帝在黄巾军手中充当人质,难道大汉就这样永远不要皇帝了不成?所以最简单的解决方法,自然是把刘协给扶上位,这本来就是他应得了。

    身为汉臣的他,不过是遵守刘宏留下的遗诏行事而已,真正知道此事的人,谁也没资格责难他什么。

    “我等大可扶持那些被排挤的小世家或者寒门的官员,甚至把朝政直接让给那些世家门阀也无所谓,只要能够帮助我们处理事务的,都值得我们拉拢。如今的关键已经不是朝政上面的权柄,而是兵权的归属。只要我们掌控了绝对的兵权,那么一切都将在掌控之中。”李儒先是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回答。

    “继续!”董卓点了点头,大概也听明白了这番话的关键,也觉得的确如此。

    “至于分化拉拢部分,如今袁阀乃是天下最大的门阀,杨阀次之,黄阀再次之。其余新老世家门阀无数,但论底蕴与人脉却依然无法比拟袁阀。也就是说,如今袁阀可算是我等心腹之患,但却不合适我们亲自出手,这样只会引得其他的门阀一起与我等作对。

    相反,我等好生安抚在雒阳的袁阀成员,同时把袁阀的门生故吏都安排在地方重要的职位上,那么其他世家一看袁阀势大,必然会心生危急感,到时候反而会为我等所用。同时袁阀得了好处,多少也会乖巧一段时间,只要我们控制好关内两州作为根据地,那么不管未来如何,我等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李儒针对第二个问题,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最近袁阀夺取军权的动机非常频繁,这可不是什么好情况。若是能够把他在军权的争夺之中,吸引到政务的争夺之中,那么对于董卓进一步掌控雒阳,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董卓主要是见识少,通俗的说法就是读书少,但不代表他笨。只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摊开在他面前,他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取舍。

    没几天,袁阀的门生故吏们,迅速就被任命了大量的关键职位,甚至于门生故吏之一的韩馥也被任命为新的冀州牧。袁阀的权势,一时间扩大到了极限。

    而这的确也引起了弘农杨氏的不满,以杨彪为主的势力开始与袁阀离心离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