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一国能二制-《群英三国》
第(2/3)页
眼看攻打陈留受阻,曹操立刻调转兵锋,攻打东平国和济北国两地,势力迅速壮大。
至于借口什么的,要多少有多少,最重要的是,也没人阻止他们那么做。至少不管是长安朝廷还是晋阳朝廷,都没有下诏训斥什么的。既然这样,那就当做是朝廷默许呗!
只是不管打得多么的欢腾,眼看入冬,所有人都停止了进攻的步伐。冬季行军是大忌,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征。不管如何,在这段时间内,至少天下是太平的。
方云治下,晋阳行宫之中,今天的比较严肃的日子,所以甚至刘辩都开始与会。
议题很简单,那就是如何处理冀州那些新地盘的问题。要彻底的改造,物资不足。但若是放任不管的话,那么问题也会一大堆。最重要的是,没有那么多的官吏可以处理政务。
还有那些世家的问题,到底要不要彻底的清空他们,或者看情况拉拢一批什么的。
这些问题都非常严肃,可以关系到这些地盘的稳定性问题。一旦处理不当,说不得今天闹民变,明天一支不知道什么人的军队袭击辎重部队什么的,这样就没得消停了。一个不好和袁绍里应外合的,直接就把这些地盘兵不血刃的夺了回去,那才真是哭都没法哭去。
然而若是直接实行改革的话也不行,改革需要大量的物资,最重要的是也需要大量的士卒去弹压地方的世家。很不巧的是,随着地盘的增加,人手似乎有所不够。
至于那些二线部队提拔起来,那也是不可能的,这些部队年纪都普遍在三十岁左右,在这个时代而言已经算是不年轻的了。就算有实战经验,却也不适合再当个战兵。而且他们如今担任的如警察、城管和武警之类,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官职,自然不能变动。
军官学校,至少也要明年才能出成绩,若是提前毕业必然会使得学员的知识不够全面。除非,方云真的打算用战场来教导他们知识,不考虑死亡率的话,的确可以迅速成熟起来。
最重要的还是大学,毕业生至少也要两年后才能毕业,这就意味着人才的不足!
“原本只想着打下中山国和常山国,魏郡那边也只打算打下涉国和武安,没想到因为韩馥的愚蠢。使得我们实际战果已经远远超出了计划之外。目前我们储备的资源,仅仅足够完成涉国和武安两地的改革,其他地方我们甚至没有人手去治理。各位说说,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有何建议否?”方云率先发问。
“要巩固统治,首先就要有足够的,而且是忠诚的人手去处理具体事务。很显然的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这个。而且我们的物资也不足以完成那么多郡县的改革,所以属下觉得应该由浅到深的进行处理。先从比较容易处理,而且比较关键的地方进行改变。”
“我知道你的意思,这倒不难运作。只是现在问题是直接实行全面改革,难免会导致这些地方的世家反弹,但若是不改革的话,难免会引起其他地方的不满。”方云点头说到。
“那就给个过度期限,规定在几年内保持这个模式不变,然后期限一过再实行。我们没办法阻止别人想些什么,但是我们把他们的思想限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
比如说,这些地方十年内。我们只逐渐改变行政模式和监督模式,其他的社会模式并不进行改变。可以提拔商人的身份,但人才方面同样可以让世家举荐人才来担任。只是只能在这些地方任职,而且无法入主中央,要么至少也要降三级才能录用。
土地依然不变,至少十年内我们不会改变土地模式,他们依然可以兼并土地,不过在我们的社会监督力度下,任何不光彩的手段显然是不能再用了。十年后我们需要支付的,只是一笔更大的赎买金。而且我们也可以不给他们工商业的优惠。
甚至于,我们可以不锁死改革的时间,只要他们自愿接受改革,那么我们甚至可以一步步的进行区域性改革。直至整个地方都完成改革为止。
钱财方面,若是朝廷愿意给出一批关内侯的名额,那么说不得这也不是问题!”郭嘉想了想,给出一个看似很疯狂的想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