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世家的觉悟(上)-《群英三国》


    第(2/3)页

    至少。从冀州到这里之前,几乎都是这样的经历,那真是一场噩梦。

    “你说,若是在冀州也修建这样的道路的话。我们要多少年才能够回本?”虽然士子一般很少会关注商贾的事情,但关系到家族的兴盛时,一些嫡长子难免需要考虑。

    “少爷,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可以修建这样的道路,冀州府没有修建的计划,而且就算修建也是州府出钱修建。不可能分包给我们的。再说,我们也买不到建筑材料,那些水泥在冀州除了军事基地修筑可以使用,并不允许出现在市面上。那些私下出售的商家,都被抄了家。”随同的下人小心翼翼的回答到。

    “这是何故?”那世家子弟就想不明白了,那么利国利民的事情为什么不允许做。

    “说是承包给商人修建道路什么的,有违国策。士农工商,岂能如此照顾商人?再说修建官道什么的,向来都是官府的事情,从来没有外包的情况。至于材料就更不必说了,无论建筑还是道路,显然都是新政策下的结果,考虑到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保证十年内冀州原有的政策不会改变,所以自然不允许使用新的建筑材料。甚至于,一切新的技术和工艺,都不允许流入冀州本地,违者重罚!”下人弱弱的说到。

    “荒唐,难道那方云居然连利国利民和本末倒置都分不清楚了?”世家子弟大骂。

    “他们也给出过解释,比如说这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问题。在他们那里可是有《专利法》等法律保护的,但由于冀州不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很难保证不会被别人盗用。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所以不流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否则的话,一旦出现问题,又该追究谁的责任?

    若是按照并州方的法律来执行那更加不行,因为法律的健全牵扯到一系列的改革问题。而这一系列的改革又势必要牵扯到更多的改革内容,结果就是冀州与并州的彻底同化。很显然的是,这样也会使得约定好的十年内制度不改变的规定遭到破坏,所以……”这下人倒是八卦,没想到却是把这些事情都打探得清清楚楚。

    说来也是,他们毕竟是要来到外地出游,若是对目的地一点都不了解的话,难免会吃亏。所以出发的时候,家族配上几个对当地门清的下人,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方云这是在逼我们妥协啊!”那世家子弟又不是傻子,自然能想到方云的用意。

    “所以说,老爷也发话了,不用就不用,难道还稀罕那些个奇技淫巧?”下人回到。

    “只是少了这些所谓的奇技淫巧,我们的日子只怕也不好过啊!”那世家子弟想来也意识到了什么,不由得叹了口气。

    若是要同化,就意味着他们的政府要进一步改造成如今晋阳的那一套,就那些监察局的人绝对可以把他们那些官老爷烦死。最重要的是,谁能保证谁的屁股就是干净的?别以为那些被推荐出来的孝廉就真的孝廉了,上任不超过半年。绝对又是一个贪官。

    同时最重要的还是土地问题,世家最看重的土地要被收为国有。这是他们最不能够容忍的事情,虽然方云承诺十年不改变,但他们相信。只要坚持,别说十年,五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变也是有可能做到的。别的不说,只看如今冀州,他们世家一起出面的情况下。只怕政府也不敢无视他们的存在,更别说无视他们的述求。

    作为代价是一直生活在落后之中,这到底是划算还是亏本?尤其冀州没有重商主义,所以在晋阳可以享受到的好处,在冀州这边却没办法享受到。

    这意味着什么,自然是大量的行商都脱离了世家,来到了并州定居。不过世家并没有损失什么,实际上他们本身就有商队,在各个城市也有店铺,没有别人来和他们竞争。他们反而能够更好的垄断这里的商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