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跟着一起来的靖江王,就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 他刚才试着向朱允炆示好,结果被对方无视。 本就胆怯的少年,低垂着头,再不敢跟别人搭讪。 忽然,一阵脚步声传来,他抬头看去,发现一个小太监走到了他身侧。 “王爷,大殿下让奴婢给您传个话,待一会儿散了宴,大殿下想请您去看纸影戏,您若是愿意,就晚些走。” 纸影戏? 大概是与皮影戏一样的事物? 靖江王有点受宠若惊,随后想到自己的身份,忙低声说道:“我父今年去世,我犹在守孝,能被允许来参加除夕宴已是皇恩浩荡,我、我这样过去,是不是不太好?” “这是皇上允许了的,皇上也说,去年乃是大悲之年,过了今日,明日就是新的一年,新年新气象,这一两日倒是不必拘泥那么多。人,还是要向前看。” 这番话,就是大白话,却比什么话都让靖江王受到触动。 他从这番话里,听到了皇上对他们这一脉的宽容。 这番话既是在劝说他,又何尝不是在宽慰他,让他不必继续害怕?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不就是在告诉他,他祖父是他祖父,他父亲是他父亲,他自己是他自己。 都是老朱家的人,只要他自己好好做靖江王,不去重蹈父辈的覆辙,向前看,那么,前途自然是光明的。 年幼的靖江王眼泪都差点掉下来,忙将泪意压下去,略带哽咽地说道:“我明白了,请向大殿下回复,就说,我愿意,待散宴后就去见他。” 小太监这才离开。 一旁的朱允炆没听到他们两个嘀咕了什么,毕竟每一桌之间也隔着大约半米的距离。 朱允炆开口问道:“那宫人方才与你说了什么?” 这问话,就有点不客气了。 从小就知道,靖江王一脉是罪人,这个年幼靖江王的祖父就是反了皇爷爷的朱文正,所以朱允炆自然是有着一种绝对的优越感,面对靖江王时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态度。 靖江王抹去了眼角的泪水,却没正面回答朱允炆。 他难道不知道眼前的这位皇孙,一直都看不起他吗? 他其实是清楚的,但他从小就知道他们这一脉是罪人,所以面对着正经皇孙时,一向是谨言慎行,不想给靖江王府里的其他人招灾。 但就在刚才,他已是得到了皇上以及大殿下的一种承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