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了锦衣卫,皇上就等于同时有了无数双眼睛,可以“看”到很多朝臣们私底下的举动。 但这样的机构权利太大了,同样也会引起皇上的忌惮。 “皇上对皇长孙竟这般信任!”比他们之前认为的信任,还要多得多! 当暴怒的帝王真的被安抚住,这些文官得以平安从皇宫里出来时,人人神情复杂,竟也说不上来是高兴,还是更不安了。 “也不知皇上如此信重皇长孙,是祸是福啊!”有人低声嘀咕着,却又很快止住了口。 另一边,朱元璋跟朱英已是开始用膳,两个人都不是讲究食不言的人,所以用膳的同时,也说起了关于河南水患的事。 经过朱英的另类劝解,加上老朱在朱英来之前也发作了一番了,此刻再说起时,已不是那么生气了。 老朱冷声说道:“无论是六部官员,还是底下的这些一地父母官,大多都是太平官!不出事的时候还好,一旦遇到了事情,个个都不中用!” 朱英道:“爷爷,您是将他们想得太万能了,其实很多官未必是没能力,但他们的能力都只是限于眼界跟经验,甚至是官位高低,只能管他们负责的那一亩三分地。” “您之前已是换了一大批,不少军中出来的低阶武官成了地方的文官,他们忠诚是有的,贪污腐败方面也很有自制力,不该拿的,一般都不会去拿,管理事情,也是中规中矩。这不是您之前要求的吗?他们其实已是达到了。再要求更多的,就是难为他们了。” 既要人听话、清廉,又要人有能力,各方面都能做好,真有这样的官员,那是来应天的料子啊,怎么可能会一直待在地方上呢? 中底层的官员,在没有足够的眼界,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的情况下,能在大明大部分中基层官员都被老朱给砍了换了之后,立刻走马上任,还没有让大明的官员体系崩盘,这已是相当不错了。 再多的要求,就过了。 但朱英也并不觉得老朱之前大杀特杀是什么错误的举动,若不砍了那么一大批,怕是现在这个时候,大明上下都已是走了前朝的老路。 毕竟,之前被砍的那一大批官员,或是在前朝供职过,或是有关系的人在前朝供职过,他们都更熟悉前朝的那一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