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张来回乡祭祖,摊上人命官司-《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第(2/3)页

    “开源?”朱允熥反应了过来,“大哥,之前你支持放开海禁,也是为了开源?”

    “算是原因之一,不过,光靠放开海禁来开源,还是不够。”

    朱英想到这时候的欧洲,还没有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在清朝的时候。

    但紧迫感并没有因为时间还充沛而显得少了,人的一生能做的事情是有数的。

    即便朱英有着后世的记忆,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改变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

    他能做的,也只能是尽力而为。

    治理一个大国,还是一个建国初期死到只剩下六千多万人口的国家,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朱英突然问朱允熥:“你知道目前大明人口大约有多少人吗?”

    朱允熥还真听过有此内容的课程,想了想,就回答了:“应该已过了一万万人了吧?”

    一万万,在古代,指的就是一个亿。

    朱英点点头,大体上的人数,应该就是这样了。

    这还是经过了建国后各项休养生息政策后,才有了的人口数量。

    再过一些年,大明的人口能涨到两亿人左右。

    那时候,就算是十分繁荣了。

    而现在,有了一亿以上的人口,对于很多土著来说,已是觉得不少了。

    可经历过后世的朱英却觉得,这个人数,实在是太少了。

    人数太多不好,可人数这样少,也同样不好。

    朱英:“想要增加人丁,也需要经济的水活起来。只有家家余粮多了,苦难少了,但还不至于到享乐程度的这个阶段,才会人口出现一个井喷式的增长。开源……开源,对外要开源,对内,还是要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让整个大明都活起来才成。”

    也就只有朱英敢说这样的话,换成是其他人,必然不敢说什么大明活啊死啊的。

    朱允熥在一旁听着,若有所思。

    朱英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他想着,将对外贸易搞起来,对内,良种多了,收成多了,普通人能得到的口粮数量多了,可以让底层的人放心开始生育,而生育出的孩子,存活率也能稍有提高。

    另一方面,良种的推广,也可以节省一些劳动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