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这事听着十分荒诞,但也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张来之父虽是商人,但张家的很多人都不是商人,而是地道的农户,最多就是有着几十亩地,或者在镇上、县城有着一两个铺子。 就算是靠着铺子做生意,也不算是商籍。 这些人,金钱上不如商人,在一些读书人眼中却比商人的地位要稍微高一些。 虽然所谓的“寒门士子”,指的其实是乡绅小地主阶级出身的读书人。 但是,也不是没有那种绝对的天才,从真正的贫寒人家一跃而出的。 这种人,也是有的,只不过,在“寒门士子”中都是凤毛麟角。 毕竟,富户、乡绅小地主这样的阶层,想要真的供出一个读书人,将其供到中举人,那都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有时候都需要耗费一家的积蓄,甚至是拖垮一个富裕的家庭。 真正的贫寒人家,那是连饭都吃不饱,一年到头连病都不敢生一场的,这样的家庭,与其说是供出一个读书人,倒不如说,是真的有文曲星下凡,落到了这一家,才可能让这样贫寒的人家改换门庭。 张顺若是为了儿子,想要豁出去…… 若孔家有人给了张顺一些承诺,对于普通农户人家来说,孔家的承诺,那的确是能够豁出去一条命,甚至是几条命了。 不过,一个年轻壮汉,就为了家中一个还没长成的孩子,就豁出去一条命,自己杀了自己? 朱英还是无法理解这种事,而他问出的问题,也得到了黄百户的回答。 “大殿下,此话千真万确,卑职这次回来得迟了些,就是用了一些手段,确定说出此话的人,的确没有哄骗卑职……” 就是可惜,这个人说是说了,但只能作为证人,口说无凭。 朱英也叹道:“就算是有证人也有证据,也证明不了什么。” 这里是曲阜,曲阜这地方也不算很大,当地的人有事进了孔家的门,也不是不可能。 既然发生过这件事,对方就可能能找出一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朱英又问:“张来那族兄,尸体现在何处?可还在县衙里?” 他刚来的时候,就问过这件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