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转过天,朝会,朱英身着太孙的服饰,也参加了朝会,并在朝会上,再次当着众人的面,为被抓的人求情,并请求严查真正的始作俑者。 因着先求情,又要求严查,其他大臣本来只想求情的人,也不敢另外再蹦出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能是跟着各位老大人们,一起跪在后面,表示“附议”。 老朱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松动神情,道:“太孙仁爱,既是太孙求情,此次妄议皇室的事,只论罪始作俑者,其余之人,全都放了吧。” “皇上圣明!” 众人一听,俱是心下一松。 哪怕他们之前已是从方孝孺那里得到了一些暗示,但皇上一日不松口,他们就一日不能真的放下心来。 一旦杀人过多,成了大案,他们这些朝臣也未必能好好站在这里,说不定也要被卷入其中。 毕竟,洪武年间的大案,基本都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让人光是回忆,都觉得浑身发冷,何况是亲历之时? 能避免这样的大案,自然是要避免。 老朱看向站在说,此事的后续调查,就交于你吧。” 大臣们有人就想要开口,表示此事不妥。 太孙何等尊贵? 这样的案子,自有大理寺或是锦衣卫来负责,哪里就轮得到太孙来管了? 用句不恰当的话来形容,这岂不是杀鸡用牛刀? 可是,想说话的人一抬头,对上皇上的那双眼睛,想说的话顿时就卡在了喉咙里,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的。 无他,皇上那双眼睛,实在是太可怕了! 谁对上这样的眼睛,怕是晚上都要做噩梦! 当场反驳皇上的话? 不要命了? 没看到皇上之前还是暴怒的模样,是因为太孙求情,才从要大开杀戒的暴君模式转变成了现在这样? 皇上让太孙负责,那就负责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