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太平盛世当武官,多半也是如此了。 至于目睹了凄惨场景,而生出愤怒之心的,当然也有。 不过,总的来说,最初当将士的时候,大家基本都是冲着活下来跟活得更好来的。 这样的人,为了争钱粮,都能在朝堂上打起来。 又怎么会因为银子问题,就觉得丢了面子呢? 老朱想着这些,就试探着开口:“你们觉得,太孙的提议如何?” 被老朱的目光一扫,众人也在迟疑。 这是说实话,还是不说实话呢? 若是说实话,会不会让皇上不高兴? 可若是不说实话,会不会也让皇上不高兴? 见这些人犹犹豫豫的样子,老朱有点无语,这群大老爷们,能不能爽快点! 还是武将呢! “愿意就说愿意,不愿意就说不愿意,咱也不会逼着你们愿意或是不愿意,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倒是说啊!一个个的,扭扭捏捏,像什么样子?” 被老朱这么一激,立刻有人表态:“回皇上,臣愿意!臣觉得太孙的办法极好!又能充盈国库,又能让老百姓看看咱大明精兵的强悍,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这位,倒是挺会说话。 而且,说这话的人,还不是陌生人。 老朱一听,就乐了:“你小子,朕看,是钻到钱眼里去了吧!” 说这话的人,不是旁人,正是徐增寿。 自从被升了官,成了左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正二品的武官,还被太孙派去督修铁路,徐增寿在徐家以及与徐家有来往的人心里,那地位,与过去就不太一样了。 过去的徐增寿,也不能说毫无存在感。 毕竟,徐增寿的武艺不错,也见过老朱,还被老朱委派到外地练兵,这也不能说不够信任。 可是,那种程度的信任,跟现在这种程度的信任一比,那可是没有什么可比性。 徐增寿现在不仅是被老朱信任,还被太孙信任,只要不犯傻不出什么大纰漏,保三代前程,那是真没什么问题。 老朱这几年对武勋们是个什么态度,大家谁不清楚? 但又有几个敢跳出来的? 老朱的威慑力,那可真是太强了。 徐增寿的现状,就是其他武勋们学习的榜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