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别以为他们是文臣,就没去派人看打擂! 他们第一天在听了仆从的禀报后,也去悄悄看了! 最震撼他们的,根本就不是擂台上的打擂情况,而是那些广告位! 第一天看到广告位上的广告时,他们还真是蹙眉,觉得太孙有点过了。 怎么能利用这种事,来给朱氏商超宣传呢? 这、这是不是有些不好? 当然了,这么想的人有之,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广告位,空着也是空着,被利用起来宣传一下太孙的产业,又有什么不好? 太孙的产业,赚的银子,大多数不也是用在了民生上? 对国家,对百姓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至于一些人振振有词说的什么与民争利,更是被有识之士所鄙夷了。 光是朱氏商超,就给很多百姓解决了就业问题。 更不用说,朱氏作坊,也在遍地开花,不仅是在应天府附近开办了这种新式作坊,连其他省也都陆续出现了朱氏作坊。 这些作坊,也陆续给当地百姓提供了很多工作。 这类百姓,都只拥有很少的土地,甚至自己家就没什么土地。 土地少的人,以往要么趁着农闲给人打零工,要么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没有土地的百姓,都是给当地主做佃农,日子过得更是清苦。 有了朱氏商超跟朱氏作坊,明显是给这部分百姓提供了更好的生活。 这些,都是有数据可辩驳的。 这样的辩驳,让那些嘀咕太孙与民争利的人都闭了嘴。 而这两日,来自广告位的刺激,则再次让这种声音重新出现。 直到第二天,开始有其他商贾拍下了广告位,让他们的主打商品、商号名称,都上了广告位,被挂在十分显眼的地方,被来看打擂台的百姓们所熟知。 文臣们这才后知后觉地知道,原来,这打擂台,不仅可以宣传太孙的产业,还可以宣传其他商贾的商号跟主打商品? 而且,商贾们都是用重金拍卖下了广告位? 光是广告位,就要赚多少银子? 因为赚得太多,原本还要求各军维持秩序,同时收一收小摊贩的税,现在也不提收税了。 “你们听说了吗?光是第二日,十个擂台附近的广告位,就收了十万两银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