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炮兵-《不朽波兰》
第(3/3)页
至于火炮的门类千奇百怪,没关系,一千米直接瞄准,还怕打不准吗?
至于受损火炮寿命不长,没关系,在敌人阵前一千米,永远不会有让你把火炮打到炮管炸裂的机会!五炮弹之内,不是敌死,就是我亡。
如此使用炮兵也是科瓦尔的无奈之举,虽然对炮兵略显残酷,却能够大大的减少步兵的损失,同时极大的提高部队的攻坚能力。
在二战之中,苏联对于火炮的使用就体现了这样一个原则。
不在苏芬战争中,苏联第一次把大口径火炮开到芬兰人修建的钢筋水泥工事前方五百米,递进直射,摧毁了芬兰倚为长城的曼纳海姆防线。炮兵也损失惨重,不过步兵就在不用重复在芬兰人的工事面前白白流血了。
在苏德之战中,苏联部队在德军的突袭之中损失惨重,有经验的炮兵也变得非常的缺乏,他们立刻加大火箭炮的产量。这种武器操作简单,不要求太高的精度,追求强大的面杀伤,也掩盖了苏联炮兵人才缺乏的弱点。
在远东的日本,日本人也根据他们国家缺少钢铁等原材料的特点,追求步兵的单命中率。为此毫不重视冲锋枪等自动武器的生产,这就是矫枉过正,被条件所限制。
在科瓦尔的心目,在未来整个波战争中,他对于炮兵的使用都会是这种把他们当成流水线上生产的消耗品,利用它们拼掉敌军的大炮和机枪等火力,给步兵的进攻创造机会。
在波战争结束以后,科瓦尔心目中的炮兵建设应该是同时综合德国和苏联两个的优点,既要重视炮兵的精准射击的威力,也用正视炮兵是一种消耗品的事实。在和平年代培养一批能够精准射击的炮兵人才作为战场上面的王牌,同时扩大火箭炮的产量。一旦开战,新组建的炮兵部队全都按照消耗品的标准进行装备,从而实现质量与数量并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