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那年不说爱-《随身带着洞天仙境》


    第(3/3)页

    说他美也许是因为两位巴洛克大师都在此有所作为。贝尼尼的四河喷泉和摩尔人喷泉与北边的海神喷泉相映成趣,配以西侧博罗米尼的圣阿涅塞教堂,试想你在东边的露天咖啡馆坐下来小憩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视觉冲击。相较于大家对四河喷泉的极高关注。

    雪落更喜欢阿涅塞的动人故事。看着阳光将整个广场建筑物的顶部洒满,梵蒂冈博物馆的预约时间也临近了。来到博物馆的时候,已拥满了各路旅行团,散客们的队伍也已排过转角,虽手握预订单也逃不过馆内人挤人的处境。

    看着网上提前打印出来的展馆导览图,开启了3个多小时的艺术之旅。藏品之多根本不是一天可以看完的,就挑选了喜欢的也是最受关注的拉斐尔画室和西斯廷礼拜堂作为重点,不出意料的是站无虚席的景象。因为壁画的巨大。

    也让它没有被任何保护物覆盖而以原始状态展现在众人面前,以至于颜料的厚薄度和干裂的痕迹清晰可见。根据人群的拥挤程度就可以判断你已经来到拉斐尔画室了,其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代表哲学的《雅典学院》和代表神学的《圣礼之争》。

    两幅作品都运用了他擅长的空间构图,前者将建筑学融入其中,使得横竖立面的透视感造成了舞台空间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深远感;后者采用上下反弧形的透视构图,将对称发挥到极致。而创作《雅典学院》的时候拉斐尔仅有26岁。

    这幅画中的50多位哲学家都如真人比例存在其中,也显示了拉斐尔的肖像画才能。整幅画色调更显柔和,以代表唯心主义的柏拉图和代表唯物主义的亚里士多德作为画面的中心人物,据说画面中的柏拉图是以达芬奇为原型作画。

    而亚里士多德则是以米开朗琪罗为原型,其中位于画面左前方握笔倚桌的思考者,则是当时在作画的拉斐尔跑到西斯廷礼拜堂偷看小米作画后回到自己画室根据小米的形象创作完成的。《圣礼之争》《雅典学院》随着静谧肃穆气氛的逼近。

    神圣的西斯廷礼拜堂也越来越近,来到入口处的时候你已经能感受到那逼人气焰,绝非夸大其词,这里确是米开朗琪罗大神的惊世之作。在这个长40.25米,宽13.41米,高20.73米(据资料)的礼拜堂内,除了地面,其余5个面都是壁画。

    震撼程度确可以令你瞠目结舌。其中的祭坛画《最后的审判》及穹顶画《创世纪》就是来自于米大神,至于擅长雕塑的米大神为什么会画了这幅天顶巨作可从首页分享的链接里得知。人群中有拿望远镜观赏的,大部分则是像雪落这种仰头长视到酸痛。

    休息片刻后继续的。难怪6年后完成此画前米大神就已无法直起脖子。(此处无图,可到网络上查看)最后想要从图书馆的旋转楼梯出博物馆,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也许是因为看懵了,顺着人流就从礼拜堂的右后方直接出去了。

    心里还在惦记旋转楼梯何时出现,却已经来到连接大教堂登顶的入口处附近(博物馆其中一个出口),快速返回至有工作人员的地方,解释一番后得以重返礼拜堂经由左侧出口出去,以至于没有错过旋转楼梯。

    午后的罗马让雪落仿佛回到了夏天,拖着行李箱到达Romatermini的时候已是一身大汗,等待电子屏幕给出的站台信息后,又是一阵狂奔至既定的座位坐下,正式开启了下一个城市的旅程。一路上,随着车窗外景致的片段式播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