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生变-《东都岁时记》
第(2/3)页
司徒远不由皱着眉头抚了抚心口,齐王妃看在眼里,关切地问道:“怎么了?觉得不舒服?”
司徒远沉默地摇摇头,转过身和嫡母并肩往外走。
齐王妃向他靠拢了些,用只有两人听得到的声音道:“方才你不该亲自动手,往后谨记,你的手不是用来做此等事的。”
司徒远驯顺地垂下眼帘,惭愧道:“谢阿娘教诲,儿子知错了。”
卫滢慈蔼地看了眼他的发顶,没说话。
司徒远落在后面,伸出手端详,他的手瘦而枯槁,骨节像树瘤一样突出来,只有方才打人的手心有些血色,这样的手能用来做什么事呢?
***
夜风透过碧窗纱,送来丝丝缕缕的凉意。
卫琇离去后,钟荟换上寝衣,熄了灯躺到床上,双手交叠在腹上,阖上眼,不安如墨在水中缓缓化开,像灰蒙蒙的阴雨天一样笼罩在她心上。
鼻端飘来淡淡的苏合香,这是卫琇离去前为她点上的。
明知她夏日不薰香却偏偏燃了香,是怕她忧心睡不着么?想起卫琇无微不至的柔情,钟荟便像浸在热泉里,浑身暖融融的无比惬意,眼皮也慢慢变沉。
到底是哪里算漏了?她想静下心来把这些时日发生的事再好好想一遍,可尚未理清楚的纷争谋算逐渐模糊成一团,齐王、王妃、汝南王、盲禅师、齐相、世子……这苏合香似乎有些甜……是院子里的丹桂香么?钟荟迷迷糊糊想着。
这念头仿佛一道电光,将她心底的疑惑照得雪地一般亮——这是青州,不是京都卫府,院子里压根没种桂花,哪来的丹桂香!
钟荟立即捂住口鼻,忍着头晕眼花,强撑着坐起身,第一件事就是摸到案前,把装满卫阿晏柔情蜜意的三足绿釉香炉奋力掷出窗外。
怎么这么笨呢!钟荟懊恼地攒起拳捶自己的脑袋。这么浅显明白的道理,她却一叶障目——当然卫琇的刻意引导也是功不可没。
王妃心思谨慎缜密,若非十拿九稳必不会轻举妄动——她先入为主,一直把这视为理所当然,要是王妃也算错了呢?
还有汝南王司徒徵,世人都道他智小谋大、才高识寡,前些年凉州胡乱,当时领兵戍边的司徒徵不战而降,被先帝解了兵权召回京师,新帝登基后再度起用,征拜镇北大将军,都督幽、冀、并州诸军事,这几年可说是毫无建树,领着十万大军却常常被鲜卑人打得丢盔弃甲,在满朝文武中几乎成了个笑话。
果真如此吗?钟荟想起他那双玩世不恭的眼睛,总觉得戏谑背后如同深渊一般幽暗莫测,不是司徒铮那样不加节制的嗜杀和疯狂,而是分毫不爽、恰到好处的野心。
司徒徵对他们有救命之恩,他们与汝南王府因而多了一分亲近,逢年过节总不忘备一份厚礼,在京都时与他几个子女也多有来往。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卫琇是卫家遗孤,无依无靠的少年郎,而今却是天子信臣,都督青徐的一方刺史,汝南王对青州有所图谋,他们是绝不能独善其身的。
他既然将手伸到青州来,总不是为了搅浑水消遣顽。在多疑的齐王眼皮底子下揿入蔡宾这颗钉子,可想而知有多难。
汝南王处心积虑做了那么久的局,绝不是为了替别人做嫁衣。
“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齐王世子虽体弱多病,齐王妃却是个静渊有谋的女中豪杰,齐国落到世子手里,有王妃坐镇,单凭一个齐相能搅出什么风雨来?更何况青州刺史还是王妃的堂侄!
若她是司徒徵,就趁着齐国内乱的机会把齐王、齐王妃、世子、司徒迅一网打尽,扶立幼子,通过齐相遥制青州,届时幽、并、冀、青尽在他囊中,只需再拿下兖州,挥师西向、直取洛阳也并非痴心妄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