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卖报童-《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第(3/3)页

    莫说是少年了,就是几岁孩童跟着爹娘下地干活这等事,在村子里也不少见啊。

    “若能靠着卖报纸就能赚到铜板,莫说是卖报童,便是大人也要蜂拥而至,将编辑部的大门鸡婆了。”

    这么说着,老朱突然觉得,沿街卖报纸,其实也不仅仅只是有辱斯文,分明还能让一些穷苦孩子赚到一点口粮银子啊。

    “若能在大明各省铺开这个摊子,怕是能活人无数啊。”

    这么感慨着,老朱看向大孙子的眼神都不对了。

    大孙子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

    有关民生的事,随随便便就能想到办法解决一二。

    不愧是他的大孙子!

    老朱对《大明日报》的在意程度,也随之提升了一个等级。

    作为一个皇帝,虽非大儒,但老朱当年有了机会能读书后,就一直没荒废学业,愣是在成年后,勤能补拙,将“文盲”这个短板给补上了。

    他能看得懂文章,能写一手不错的字,四书五经也都熟读过,还看过一些其他书籍。

    可以这么说,如果他要考科举,说不定能真能考个进士,毕竟他的阅历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治国方面,虽曾被文臣糊弄哄骗过,但跟那种地主家庭出身考取进士的人一比,也远远超过。

    可就算是这样,他对《大明日报》的在意程度,在今日之前,也只是一般重视。

    大明已有更官方的报纸——《邸报》,《大明日报》虽也算是官方报纸,但却并非朝廷所有,而是在他与太孙的授意下创办的,受朝廷监督,由太孙直接管辖,但并不纳入官吏体系之中。

    负责《邸报》的,基本都是文臣,但凡是插手的,就没有白丁,连举人、秀才这样只拥有功名的学子都是挨不到边的。

    而《大明日报》,主编虽是方孝孺,但方孝孺并非是被皇帝直接指派去做主编的,他是在工作之余,由太孙亲自请了,“雇佣”到《大明日报》编辑部,算是方孝孺的一份兼职。

    若再有人被选为主编、普通编辑、实习编辑,是官员的可能性不大。

    朱英已是与老朱说过了,接下来的编辑名额,基本都是给普通人的。

    致仕的官员、举人、秀才、童生,在这批人里选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