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撰稿人,则是只看文章,不看人。 谁都可以投稿,凡是投稿通过了的文章,都可以被刊登出来。 哪怕投稿的人是个老农民,亦或是闺阁女子,只要能写出符合要求且被选中的文章,稿子都可以被刊登,且获得稿费。 稿费的高低,也不以对方的身份来核定,只看文章好坏。 足够好的文章,稿费就高。 符合要求但并不拔尖儿的文章,也可能会被选中,被刊登,稿费就会略低一些。 当然了,所谓的“低”,也只是相对《大明日报》的“高稿费”而言,绝不算是少了。 这么说吧,就算是头猪,如果能写一手好文章,都可以得到稿费。 征稿不限制条件这一点,让老朱有点不满意。 在他看来,人就该分一个三六九等。 《大明日报》选稿,如何能这般随意? 但因着是大孙子提出来的要求,加上投稿人可用笔名,就算真有女子的文章被选中了,也不用女子抛头露面,对于这一条的意见,老朱到底还是忍了下来。 朱英当然也知道爷爷的底线在哪里,只要不触动爷爷的底线,在底线之上如何蹦跶,爷爷都不会插手。 如果是踩到了爷爷的底线,爷爷作为一个皇帝,一个封建社会的皇帝,不可能无动于衷。 感情是感情,政治是政治。 朱英信任爷爷,但绝不会在自己没有彻底掌权的情况下,屡屡去挑战爷爷不算脆弱的神经。 而爷爷,也对他足够信任,所以,也给了他更多的权限跟空间。 二人在想法上经常出现分歧,但双方都选择了求同存异。 这其实是让朱英有点感动的一个点。 与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一直想法一致,这并不是最大的幸运。 最大的幸运,大概就是成为了对方所爱的子孙,成为了储君,明明两个人的想法并不一致,但对方却愿意去包容这种不一致。 “爷爷,今年的生辰,孙儿会送您一份大礼。”朱英突然说道。 老朱啊了一声,表情有些困惑。 大孙子怎么突然就说到他生辰的事了? 他的生辰是在秋天,正是一年当中丰收的时节。 虽然大年他被生下来的时候,给家里人添了不少麻烦。 毕竟,在秋收前后,他母亲挺着即将生产的大肚子,总要不方便很多。 而生产后,身体也虚弱了一段时间,没办法像个正常的劳动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