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狼狈为奸-《大唐最牛王爷》
第(2/3)页
现在的襄城工业化才刚刚开了个小头,可以说连门都还没有入,程风所说的这种情况大概至少还要持续个三十年左右。
当年蒸汽纺织对手工纺织取得优势也差不多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所以李恪觉得现阶段自己不需要太和程风纠结这件事。
想到这里,他点点头道:“技术和技工行业,还有一些吃手艺饭的人这样没问题,那,官吏选拔要怎么办呢?”
“王爷你看。”听到李恪的问话,程风转头看向窗外,指了指下边在码头栈桥前进行上岸船只登记的税官。
“王爷刚刚说官吏,官吏官吏,要分成官和吏,王爷觉得下边这个登记的人还有边上收税的人,算是官还是算吏呢?”
“吏员。”李恪想都不想地答道。
严格来说,一县之内通常只有县官、主簿、县尉三人是真正的“官”,而之下全部为吏员,像是襄城这种府城,会多上转运使、税官、各种官营商业的监官和武将等等。
但无论怎么说,基本上都是官少吏多,一府之内能有二十个“官”基本上已经算是大的府城了。
所以,虽然朝堂上一直有大臣讨论冗官的问题,但不得不说,其实冗余的多是吏员而非官员,而且,客观地讲,大唐再怎么冗官,比李恪的前世也要强得多了。
“那王爷觉得,一县……”程风想了想,“不,一县之地太小了,就说一府吧,比如我们襄城,最少需要多少个官呢?吏我们姑且先不论。”
“需要多少个官?等我想想啊。”李恪看着下边一个个登记收商税的人,开始在心里盘算。
从国家职能来看,一个独立的国家,对外来看有三个大的职能,分别是政务,外交与国防,现在程风把地域限制在了一府之地,那外交与国防自然不用再去考虑,剩下的只有政务。
政务又分三个大块,首先是内政,包括行政区划,公众服务,当然现在的大唐还没这个概念,等一系列地方官应该去管的事情。
然后是财政,负责与税费有关的所有内容,如果是在大唐,可能还要包括一些官营产业的管理。
最后是治安,包括司法和警务等一系列系统,虽然严格来说这也是政务的一部分,但一般而言,由于治安的重要性,往往都要从内政中划分出来单独成列。
第(2/3)页